【資料圖】
說起空調,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空調在夏天制冷、冬天送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舒適而便捷。不過在很多空調廣告的介紹中,我們都會看到空調能效比等標志介紹,那空調能效比是什么意思呢?它又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呢?下面小編為您最詳細介紹。
空調能效比
空調器的能效比,就是名義制冷量(制熱量)與運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家用空調制冷能效比(EER),是額定制冷量與額定功耗的比值。而空調制熱能效比(COP)這個概念,指的是額定制熱量與額定功率的比值。
我國銷售的空調都有“中國能效標識”字樣的彩色標簽,這個標簽是空調能效比的直接體現。標簽為藍白背景的彩色標識,分為1、2、3共3個等級,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
空調能效比計算公式 :空調制冷能效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
空調制熱能效COP=制熱量÷制熱消耗功率
一般而言, 同一匹數的空調,選購能效比高的比能效比低的節能省電。
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調,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樣為5000瓦的2匹空調,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數值越大,表明該產品使用時所需要消耗的電功率就越小,即在單位時間內,該空調產品的耗電量也就相對越少。
1級能效的定頻空調達到3000W的制冷量每小時僅用電0.83度,3級能效定頻空調達到同樣制冷量需要每小時耗電近1度。而已停止生產銷售,但仍在許多家庭中使用的原4、5級能效空調,達到同樣的制冷指標,需要耗電近1.5度。如果按照一天使用空調5小時計算,一天下來,現行1級空調比原有5級空調可以每天省電3.15度,一個夏天下來就是315度電。而現在市場上一些高端品牌如大金、三星等 中央空調 ,擁有超一級的能效,其節能效果比1級能效標準的空調更為突出。
以上就是IT百科為您介紹的空調能效比的相關知識。我們選空調都愿意去選擇效果好、耗電量低的產品,而能效比可以直接反映空調的電量和效率情況,更直接的告訴我們什么空調效果好、費電少、經濟實惠等特點。所以,在選擇空調的時候盡量結合自身需求去選擇呢能效比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