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簡稱LTPS)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是在封裝過程中,利用準分子鐳射作為熱源,鐳射光經過投射系統后,會產生能量均勻分布的鐳射光束,投射于非晶硅結構的玻璃基板上,當非晶硅結構玻璃基板吸收準分子鐳射的能量后,會轉變成為多晶硅結構,因整個處理過程都是在600℃以下完成,故一般玻璃基板皆可適用。
【資料圖】
LTPS-TFT LCD具有高分辨率、反應速度快、高亮度、高開口率等優點,加上由于LTPS-TFT LCD的硅結晶排列較a-Si有次序,使得電子移動率相對高100倍以上,可以將外圍驅動電路同時制作在玻璃基板上,達到系統整合的目標、節省空間及驅動IC的成本。
同時,由于驅動IC線路直接制作于面板上,可以減少組件的對外接點,增加可靠度、維護更簡單、縮短組裝制程時間及降低EMI特性,進而減少應用系統設計時程及擴大設計自由度。
LTPS-TFT LCD最高技術是做到System on Panel,第1代LTPS-TFT LCD利用內建驅動電路和高性能畫素晶體管而達到高分辨率和高亮度效果,已使得LTPS-TFT LCD和a-Si產生極大差別。
第2代LTPS-TFT LCD透過電路技術之進步,由模擬式接口進入數字式接口,降低耗電。此代LTPS-TFT LCD載子遷移率是a-Si TFT 100倍,電極圖案線寬是4μm左右,尚未充分活用LTPS-TFT LCD特性。
第3代LTPS-TFT LCD在周邊大規模集成電路(LSI)整合比第2代更完備,其目的是:(1)沒有周邊零件可使模塊更輕薄,也可以減少零件數量和組裝工時;(2)簡化信號處理可降低電力消耗;(3)搭載內存可讓消耗電力降至最低。
由于LTPS-TFT LCD液晶顯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彩飽和度、成本低廉的優勢,被寄予厚望成為新一波的顯示器。藉由其高電路整合特性與低成本的優勢,在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的應用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但是p-Si TFT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TFT的關態電流(即漏電流)較大(Ioff=nuVdW/L);二是高遷移率p-Si材料低溫大面積制備較困難,工藝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它是由TFT LCD衍生的新一代的技術產品。LTPS屏幕是通過對傳統非晶硅(a-Si)TFT-LCD面板增加激光處理制程來制造的,元件數量可減少40%,而連接部分更可減少95%,極大的減少了產品出現故障的幾率。這種屏幕在能耗及耐用性方面都有極大改善,水平和垂直可視角度都可達到170度,顯示響應時間達12ms,顯示亮度達到500尼特,對比度可達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