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MMC卡(Multimedia Card) 翻譯成中文為“多媒體卡”。是一種快閃存儲器卡標準。在1997年由西門子及SanDisk共同開發(fā),技術基于東芝的NAND快閃記憶技術,因此較早期基于IntelNOR快閃記憶技術的記憶卡,例如CF卡更細小。MMC卡大小與一張郵票差不多,約24mm x 32mm x 1.5mm。
MMC卡簡介
它具有小型輕量的特點,重量在2克以下,并且耐沖擊,可反復進行讀寫記錄30 萬次。驅動電壓為2.7-3.6V。目前MMC卡的的容量多達 2 GB,并且用于幾乎所有使用存儲卡的設備上,如移動電話、數(shù)字音頻播放機、數(shù)碼相機和PDA中。由于Secure Digital的出現(xiàn),幾乎沒有公司將MMC插槽做進他們的設備中,但是稍微窄一點兒的、針腳兼容的MMC卡可以用在所有支持SD卡的設備上。然而,少數(shù)一些公司,最著名的如諾基亞仍然全部地支持MMC。
MMC卡特點
MMC卡西門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于1997年推出。1998年1月十四家公司
聯(lián)合成立了MMC協(xié)會(MultiMediaCard Association簡稱MMCA),現(xiàn)在已經有超過84個成員。MMC的發(fā)展目標主要是針對數(shù)碼影像、音樂、手機、PDA、電子書、玩具等產品,尺寸只有32mm x 24mm x 1.4mm,只有1.5克。MMC也是把存貯單元和控制器一同做到了卡上,智能的控制器使得MMC保證兼容性和靈活性。
MMC存貯卡可以分為MMC和SPI兩種工作模式,MMC模式是標準的默認模式,具有MMC的全部特性。而SPI模式則是MMC存貯卡可選的第二種模式,這個模式是MMC協(xié)議的一個子集,主要用于只需要小數(shù)量的卡(通常是1個)和低數(shù)據(jù)傳輸率(和MMC協(xié)議相比)的系統(tǒng),這個模式可以把設計花費減到最小,但性能就不如MMC。
MMC被設計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數(shù)據(jù)平臺和通訊介質,它的接口設計非常簡單:只有7針!接口成本低于0.5美元。在接口中,電源供應是3針,而數(shù)據(jù)操作只用3針的串行總線即可(SPI模式再加上1針用于選擇芯片)。
MMC的操作電壓為2.7伏到3.6伏,寫/讀電流只有27mA和23mA,功耗很低。它的讀寫模式包括流式、多塊和單塊。最小的數(shù)據(jù)傳送是以塊為單位的,缺省的塊大小為512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