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黃瓜種植技術視頻(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全過程)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相關資料圖)
黃瓜栽培技術視頻(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全過程)
如何實施黃瓜的綠色栽培技術和方法?相信種過黃瓜的菜農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如何對越冬茬黃瓜進行栽培管理,才能真正達到持續高產的目的呢?
學習黃瓜栽培技術的全過程很容易。掌握優優資源網的這些技巧,會讓黃瓜味道十足,產量很高。
黃瓜作為一種溫性蔬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當環境溫度下降到10 ~ 12℃時,黃瓜的生長會緩慢,甚至接近停止,但在5 ~ 10℃時會遭受冷害,這在我國南北溫差很大的地理環境下,確實很難推廣黃瓜的綠色栽培技術。
但如果熟悉黃瓜的生長習性,靈活運用綠色栽培技術,還是可以達到高產的理想目標。本文主要由村民馮戈根據我們日常種植植物中總結的黃瓜綠色栽培技術經驗,詳細講解黃瓜種植的生長過程要點,幫助更多的菜農實現種植黃瓜持續高產的目標,早日致富。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開放式養殖
黃瓜露地栽培在無霜期進行。華北無霜期200天左右,可春夏秋均有栽培。東北、內蒙古、新疆寒冷地區無霜期80-160天,一年只能種一茬。
(2)保護性耕作
①日光溫室栽培。一般分為秋冬,秋冬,春夏。
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如下:
秋冬茬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中旬,播種時間在9月中旬,始收時間在10月上旬。秋冬之一茬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時間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始收時間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春季播種時間為10月中旬,播種時間為11月上旬,開始收獲時間為12月中旬。
②大拱棚栽培。由于塑料拱棚保溫性能差,生產上一般實行春秋兩季栽培。早春栽培和棚內育苗一般在溫室內進行。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品種選擇
根據栽培季節,選擇適合當地生態條件、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砧木幼苗通常選擇前一年收獲的黑籽南瓜苗作為嫁接苗。大棚冬春栽培,應選擇低溫弱光、連續出菇能力強、出菇期長、出菇條均勻、抗病性強的品種,如金春3號、金優2號、魯研3號、中農5號等;露地栽培應選擇早熟、抗病性強、產量高的品種,如金春4號、中農8號等。
(2)種子處理
①將種子浸泡在溫湯中。播種前,種子要用55℃熱水燙10~15分鐘消毒。水溫降至25℃時,種子應浸泡4 ~ 5小時。反復擦洗后,種子要用清水清洗干凈。嫁接黑籽南瓜砧木種子的常見做法是浸泡15分鐘后直接撒播。
②促進發芽。黃瓜種子撈出后,瀝干水分,用濕紗布包好,25 ~ 28℃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兩次,1 ~ 2天發芽,待芽長到0.5cm時播種。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育苗方式
營養托盤溫室育苗技術。營養盤為72孔蔬菜育苗盤,育苗前放入土中備用。過篩后,將不含黃瓜的園土與腐熟有機肥按6: 4的比例混合均勻,混合土中加入腐熟雞糞每平方米10公斤,磷酸二銨每平方米1公斤。
將待播種的種子播種在秧盤上,蓋上1厘米厚的營養土,蓋上塑料薄膜,置于26~30℃的溫度下。50%出苗后揭膜降溫,黑籽南瓜比黃瓜多播種3~5天。當砧木的木子葉片展平,黃瓜的之一片真葉露出時,就是嫁接期。
嫁接后應在白天氣溫20℃以上時進行,采用嫁接法。嫁接后,黃瓜苗和南瓜苗的枝葉要保持“交叉”垂直。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2)苗木管理
從播種到出苗:日溫25~28℃,夜溫18 ~ 20℃;從出苗到嫁接:日溫20 ~ 25℃,夜溫14 ~ 18℃。
從嫁接到成活:日溫25 ~-28℃,夜溫14 ~ 18℃。
存活后,日溫22 ~ 26℃,夜溫13 ~ 17℃。
種植前7天:日溫18 ~ 23℃,夜溫10 ~ 12℃。
嫁接苗延遲后,苗床保持濕潤。表土干了就噴水,土壤濕度保持在60% ~ 70%左右。晴天早上10點前澆水,陰天不澆水。
當歷苗齡45 ~ 50天,株高13 ~ 15厘米,生理苗齡4 ~ 5片真葉展開,子葉厚,莖粗5~6厘米時,即可進行種植。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前期準備
種植的地塊應為土層深厚、結構疏松、腐殖質豐富的菜地,3 ~ 5年未種瓜。黃瓜需要大量的肥料,所以施用足底肥非常重要。基肥應為充分腐熟的秸稈和畜禽糞便(牛羊糞、雞糞、豬糞),每畝用量4000-5000公斤,45%氮磷鉀復合肥25公斤。
(2)種植
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適時種植,可在連續晴天的早晨種植,一般采用雙行大壟的方法。山脊高15厘米,寬70厘米,相距50厘米。種植時,在田埂上開兩條間距45厘米的溝,溝內澆水,栽苗,覆土,最后覆蓋塑料薄膜。當植株長到一定高度時,就要掛藤、拔須、擦側芽、掐雄花。當植株下部出現黃葉時,應立即打掉,但每次摘掉不超過兩片,以改善溫室通風,減少黃瓜病害。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溫度管理
緩苗期:日溫25 ~-30℃,夜溫12 ~ 15℃;生長期:日溫20~25℃,夜溫12 ~ 17℃;開花結果期:日溫25~38℃,夜溫15 ~ 18℃;結果:日間溫度為24~26℃,夜間溫度為10~13℃。
(2)濕度管理
土壤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以下,采用滴灌,避免漫灌。澆水后要及時釋放新鮮空氣和水分。當室外更低溫度在12℃以上時,可以讓空氣整夜排出。
(3)肥水管理
施肥次數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來判斷,要防止瓜苗白長。在整個結果期,要注意光、溫、濕度的協調。進入結果期,要多施水肥,對果實有利。根瓜坐實后,要追2 ~ 5公斤平衡水溶肥,結果期每10天左右追5 ~ 10公斤平衡水溶肥,結果后期每20天追一次。
(4)工廠監管
種植后10 ~ 15天及時掛藤。采用單莖修剪,因此應盡早擦除側枝,去除所有卷須,去除5節以下的雌花,保證植株在結果前有足夠的營養體。為了避免幼瓜觸地,當植株長到生長架時,應盡早放蔓,放蔓量視生長架高度而定。在鋪藤蔓的時候,為了防止病害的發生,底部的老葉要全部去掉,以改善通風。同時,瓜藤在床上的擺放方向要一致,也可以把瓜藤放在床上。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1)選用高抗、多抗品種進行農業防治,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壟作地膜覆蓋;培育適齡壯苗和嫁接苗;增加有機肥的施用,減少化肥的用量;清潔農村。
(2)生物防治前期,可根據病情用木霉菌復合劑將水稀釋成300 ~ 5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噴灑3%多抗霉素150 ~ 200倍水防治霜霉病;噴灑80%乙蒜素1000倍液,防控疫情;噴灑農用鏈霉素、春雷霉素、中生霉素和乙蒜素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噴灑0.3%苦參堿1000倍液或0.5%印楝素EC 700倍液防治蚜蟲和粉虱。
(3)霜霉病化學防治前期,可考慮使用6%百泰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或8%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將水稀釋成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用1500倍液噴灑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噴灑20%溴蟲腈乳油8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蚜蟲和粉虱。
全程簡單易學的黃瓜栽培技術,掌握這些技術,可以讓黃瓜口感飽滿,產量高。
一般種植后25 ~ 30天,果實達到商業成熟時要及時采收,根瓜要早采收。